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削减污染以及对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方式相比较,清洁生产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是可以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效果。同时,又能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三是采用少废和无废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生产和服务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四是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五是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主体、各个层面。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指导、监督和推行职责,形成统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依据政策、法规,认真做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具体途径。清洁生产审核要遵循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按照自愿的原则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于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 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发展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更多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治理转变。 加大对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是促进清洁生产特别是解决深层次清洁生产问题的重要基础。应筛选出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节能、降耗、减污的关键技术项目,列入政府和行业科研计划,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组织评价、筛选出清洁生产最佳适用技术,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指南、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以便推广。 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和考察政府政绩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GDP的计算过程没有考虑经济生产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影响,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却看不出其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绿色GDP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扣除了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因而更符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copyright@2019-2020 西安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科创路168号西电科技园D座25层 电话:86-029-84276528